时间:2024-03-26 14:05:15 编辑:
经年的休戚与共之后,弟子仍觉得老师不寻常,看到老师的瑕疵仍死心踏地的追随,并能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悟道,这是何等的壮哉美也!二能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是好的教育。
天性,是一个人的先天秉性、品格和性情,蕴含着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和潜能,外界难以轻易撼动或是改变它。
若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,教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,真正的教育者是在施教的同时实现了自我教育的人。 ---郑英 最喜欢这本书的书名,向美而生,虽不是豪情壮语,却也是内心散发出来的热爱。
发现世界的美,或是创造出新的美。这是郑老师和学生的彼此成全。享受教育之美,不仅是教师之幸,更是学生之幸,教育之幸。这是理想的教育,也是我们教育的理想。让我们一起追寻这样的理想,向美而生,享受这样的教育。
书目《教育,向美而生》时间:20211 读书内容《困难是成长最好的教科书》一章 今天被文中郑英老师和伟伟的故事深深感动。
1、特级教师郑英老师讲座分享《教育,向美而生》,将教育的美好娓娓道来。她说美好的三重境界分别是:第一境界是:始景,形胜。第二境界,又境 ,气胜。第三境界:致境,格胜。
2、” 教师的修养也有三重境界,正如郑英老师所言的那样,所不同的是,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重境界是层层递进的,而郑英老师所言的教师三重境界既有递进的关系,又有共存的关系。
3、正如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要促进学生成长一样,郑英认为,教育也是一项关于美的事业,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一起发现美、欣赏美、创造美的过程。教师自身过美好生活,也要引领学生过上美好生活。这是郑老师与生活的彼此成全。
4、自语:如果真诚投入到教育中,就会在繁重的劳动中坚持创造,在创造中发现她都美。读郑英老师都教育美文,本身就是一场美的旅途。
1、天性,是一个人的先天秉性、品格和性情,蕴含着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和潜能,外界难以轻易撼动或是改变它。
2、经年的休戚与共之后,弟子仍觉得老师不寻常,看到老师的瑕疵仍死心踏地的追随,并能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悟道,这是何等的壮哉美也!二能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是好的教育。
3、书中她是这样说的:一个教师的内在美好以及由此所能创造的美好的教育人生,我希望是如下这般。 追求上,不断探索价值,做教育的行者,行者不驻,故无疆---这是教育人生的长度。
相关文章
热门文章
精选文章
猜你喜欢